為全面貫徹落實我省種業振興行動方案,加快水稻良種推廣應用,充分發揮優良品種對糧食生產的科技支撐作用,促進糧食增產、農民增收,保障國家糧食安全。根據省農業農村廳安排,寧都縣通過開展水稻新品種展示示范,篩選適應我縣生態、生產條件和市****
一、項目名稱
寧都縣2026年水稻新品種展示示范和跟蹤評價項目
二、項目資金
本項目經費為20萬元,全部為省級財政補助資金,主要用于新品種引進(購種)、田租、農資補貼、農事操作用工補貼、觀摩培訓、測產驗收、標志牌制作、工作經費等展示示范環節支出。其中付給項目實施主體的試驗補助經費按約1400元/個展示品種計算,早、晚稻展示品種合計不少于30個,費用包括田租、農資補貼、農事操作補貼、雇工費、測產驗收等支出。新品種引進(購種)、標志牌制作、觀摩培訓等另外支付。
三、實施地點
寧都縣****
四、實施內容
按照甲方試驗方案的要求,實施試驗任務,確保試驗質量。田間記載和考種數據及總結材料必須真實、準確、及時。
1.展示品種:早稻、晚稻各15個左右,須為近5年國家或江西省審定(引種)的高產優質品種,優先選擇本省自主知識產權的必展品種。
2.展示規模:每品種集中連片不少于5畝,總面積不少于100畝;同步設置1塊小區對照田
3.集成技術:推廣科學施肥、病蟲綠色防控、機插機防等高產高效技術,建立“五良”融合示范片。
4.示范觀摩:組織縣級水稻新品種展示示范現場觀摩活動不少于2次,每次不少于100人;配合省、市****
5.檔案管理:建立完整的田間檔案、生產資料臺賬、影像資料、測產數據及資金支出憑證,接受各級績效考評。
五、申報條件
1.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且注冊地在本縣****
2.具備長期流轉或自有連片耕地100畝以上,且未來3年內權屬穩定;田間基礎設施完善,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和倉儲條件。
3.具有開展水稻集中育秧、機插機收、統防統治、烘干倉儲等社會化服務能力。
4.財務管理規范,近3年無不良信用記錄、無拖欠土地流轉費、無重大農業生產事故或違規使用財政資金行為。
5.技術支撐穩定,與縣級及以上科研、種業、農技推廣機構建立合作意向,配備(聘任)1名中級職稱以上(或本科以上學歷)農學專業技術人員。
6.能夠獨立開具正規稅務發票,嚴格執行《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管理辦法》,接受審計、財政、農業農村等部門監督。
7.違約責任:在試驗的過程中,除因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外,如因乙方不按甲方的要求,未保質保量完成各項操作,或自作主張,隨意更改農事操作的數量和質量,影響試驗質量和效果的,甲方有權扣減或取消試驗補助費。
六、遴選程序
(一)自主申報
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至****17:30止,申報主體須提交以下紙質材料(一式三份)及電子版掃描件:
1.《寧都縣2026年水稻新品種展示示范和跟蹤評價項目申報表》(附件);
2.營業執照(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證)、法人身份證、銀行開戶許可證復印件;
3.土地流轉合同(或權屬證明)、耕地分布圖及面積清單;
4.農機、烘干、倉儲等設施清單及購置發票(或協議)復印件;
5.技術人員職稱(學歷)證書、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復印件;
6.2022—2024年度財務報表(資產負債表、收益分配表)及社會信用記錄查詢報告;
7.項目實施方案(含地塊位置圖、品種布局、技術路線、資金使用計劃、示范觀摩安排、聯農帶農機制、績效目標等);
8.其他相關輔證材料。
(二)結果公示
評審結果在寧都縣人民政府門戶網公示5個工作日。公示無異議后,最終確定2家承擔主體。
(三)合同簽訂
縣****
七、時間進度
2025年11月—12月——完成主體遴選、合同簽訂;
2025年3月——早稻品種確定、種子采購、田塊整理、育秧準備;
2026年4月——早稻展示示范移栽,樹立項目標志牌;
2026年7月——早稻現場觀摩、測產驗收;
2026年6—7月——晚稻品種確定、種子采購、育秧;
2026年7月——晚稻展示示范移栽;
2026年10月——晚稻現場觀摩、測產驗收;提交項目總結、績效自評、展示示范品種性狀記載表等材料,迎接省、市考評。
八、其他事項
1.本公告由點擊登錄查看負責解釋。
2.申報材料須真實有效,凡弄虛作假者,一經查實,取消申報或承擔資格,并納入農業項目黑名單。
3.聯系人:
點擊登錄查看發展規劃與種業管理組
林奕寅********
電子郵箱:****@163.com
地址:寧都縣****
附件:寧都縣2026年水稻新品種展示示范和跟蹤評價項目申報表
****
當前位置: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