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《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》和生態環境部《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》的有關要求,點擊登錄查看已委托四川省工業環境監測研究院承擔年產10萬噸特種磷酸鐵項目和10萬噸特種磷酸鐵鋰項目(一期)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,現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已編制完成(鏈接見附件1),根據《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》等有關規定予以公示,征求與本建設項目環境影響有關的意見:
一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概況
1、建設項目情況
項目名稱:年產 10 萬噸特種磷酸鐵和 10 萬噸特種磷酸鐵鋰項目(一期)
建設單位:點擊登錄查看
項目性質:新建
項目地點:四川省眉山市****
建設規模:本次評價范圍為一期建設內容:一期建設2條磷酸鐵/磷酸鐵鋰柔性生產線,每條產線可產磷酸鐵鋰5千噸/年、可柔性生產磷酸鐵5千噸/年,建設完成后形成具備年產1萬噸磷酸鐵/磷酸鐵鋰生產的柔性產能,以及一條年產1000噸的磷酸鐵中試生產線。
2、區域環境質量現狀
1)空氣環境質量
眉山市****
2)水環境質量
項目所在區域地表水環境質量能達到《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》(GB3838-2002)Ⅲ類水域質量標準,滿足環境功能要求。
3)聲環境質量
項目所在地聲環境質量滿足《聲環境質量標準》(GB3096-2008)3類標準。
4)地下水環境質量
本項目區監測的地下水水樣中4#和6#點位的錳、1#~3#點位的總大腸菌群及細菌總數超標。經分析錳超標為地質成因。總大腸菌群及細菌總數超標為評價區生活面源的污染。
5)土壤環境質量
廠區監測點位各監測因子能達到《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(試行)(GB36600-2018)》中第二類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、《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(試行)》(GB36600-2018)的要求。
3、環保措施及達標排放
1)廢氣治理措施
本項目廢氣有組織廢氣主要為磷酸鐵生產過程中磷酸霧、閃蒸干燥尾氣、煅燒尾氣,磷酸鐵鋰生產過程中混料粉塵、噴霧干燥尾氣、燒結尾氣等,廢氣中主要成為硫酸霧、氨氣、粉塵、SO2、NOX、VOCs等,經治理后均能達標排放。無組織廢氣中主要為氨氣、粉塵、氨水罐區****
2)廢水治理措施
①生活污水:本項目生活污水經管道輸送至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排放。
②工藝廢水、反應釜清洗廢水、車間地面清洗廢水等:這些廢水主要污染物為鹽分,連同初期雨水一同經廠區廢水處理裝置處理之后回用于生產,不外排。
3)噪聲治理措施
項目擬采取:優先選取低噪聲設備,隔聲罩、基礎減振、加裝消聲器等降噪措施。經影響預測分析,項目運營期各廠界噪聲預測值可滿足《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》(GB12348-2008)中3類區標準要求,項目噪聲達標排放。
4)固廢處置措施
項目運營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分為危險廢物、一般工業固廢、生活垃圾三類。其中,危險廢物主要有污水處理污泥、廢機油、廢油桶、實驗廢液、工藝廢水處理站廢濾膜等;一般工業固廢主要有鐵渣、廢棄匣體、廢氧化鋯球、過濾廢渣、廢分子篩、廢包裝袋等。
5、環境影響分析
1)大氣環境影響
綜合環境影響預測分析,項目工藝廢氣均得到妥善處置,項目有組織廢氣對周邊影響小,不會改變區****
通過在本項目設置劃定的衛生防護距離,可解決項目無組織排放對周圍環境的影響。同時,項目對散排氣體進行嚴格控制,最大程度避免項目無組織排放對周圍環境的影響。
綜上,本項目廢氣排放對周圍保護目標影響小,不會對項目周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性影響。
2)水環境影響
本項目僅外排生活污水,因此對地表水環境影響較小。
項目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堅持“源頭控制、末端防治、污染監控、應急響應相結合”的原則,即采取主動控制和被動控制相結合的措施。為了最大限度降低生產過程中有毒有害物料的跑冒滴漏,防止地下水污染,項目按分區防滲的設計考慮了相應的控制措施,采取不同等級的防滲措施。可以確保區域地下水不因項目建設而受到影響。
3)固廢對周邊環境的影響
項目對產生的固廢進行分類處理,各類固廢均得到回收利用或妥善處置,不外排,無二次污染產生。
4)聲環境影響
采用合理布置總平面、減震、隔聲、消聲等措施進行治理,經距離衰減后實現廠界達標,不會改變區域聲環境功能。
6、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要點
1)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,選址符合當地規劃。
2)項目采用的工藝具先進和成熟性,符合清潔生產要求和循環經濟理念。
3)項目選址較為合理,采取環評提出的環保措施和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可實現“三廢”和噪聲達標排放,環境風險處于可接受水平。
4)項目對各環境要素的影響小,不會改變區域的環境功能。
5)落實環評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及環境風險防范措施,則本項目擬在甘眉園區進行建設從環保角度可行。
二、征求意見的公眾范圍
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主要為建設項目周邊的群眾以及社會團體(包括:村委、企事業單位等)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有關的意見。
三、征求意見稿全文鏈接及查閱紙質報告書方式和途徑
(1)全文鏈接:
征求意見稿全文鏈接
https://pan.**.com/s/1cDVz6xzYfwXEoM7wU1yeWA 提取碼: cghy
(2)查閱紙質報告書的方式和途徑:
請按照建設單位聯系方式聯系查閱紙質報告。
(3)公眾意見表見網絡鏈接http://www.mee.gov.cn/xxgk2018/xxgk/xxgk01/201810/W********.docx
四、公眾提出的意見的方式和途徑
公眾可以通過信函、傳真和電子郵件等聯系方式,將填寫的公眾意見表等提交建設單位,反饋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有關的意見和建議。
公眾提交意見時,請提供有效的聯系方式;鼓勵采用實名方式提交意見并提供常住地址。對于公眾提交的相關個人信息,我司承諾不會用于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之外的用途。
五、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
本公示發布后10個工作日內。
六、建設單位聯系方式
1、建設單位
單位名稱:點擊登錄查看
聯系人:點擊登錄查看
電話:****,郵箱:****@topspot-gd.com
2、評價機構
(1)評價機構名稱:四川省工業環境監測研究院
(2)評價機構聯系方式
聯系人:何工,地址:成都市****
電話:****,郵箱:****@qq.com
二O二五年十一月七日
當前位置:









